適用范圍 | 試劑 |
---|---|
使用方法 | 【適用儀器】 顯微鏡、二氧化碳細胞培養箱、離心機。 【樣本要求】 1. 新鮮抗凝外周血效果最佳,若樣本無法立即接種,將樣本放于2℃-8℃保存,并于5天內接種,超過5天將影響培養效果。 2. 不得使用已產生凝血的外周血樣本。 3. 避免使用溶血、乳穈狀的外周血樣本。 【檢驗方法】 1. 接種:每5ml培養基中加入0.4-0.6ml的外周血樣本,輕輕搖晃培養瓶使樣本與培養基充分混合。 2. 培養:置于37℃,5% CO2培養箱中培養72小時。 3. 終止培養:向每個培養瓶中加入秋水仙素溶液,使終濃度為0.05-0.1μg/ml,輕輕搖勻后,放入培養中靜置2-3小時。 4. 收獲細胞:將培養液轉移至離心管中,1500rpm離心10分鐘。 5. 低滲:棄去上清液,加入37℃預溫的0.075 mol/L的KCl低滲液8-10ml,混勻使細胞重新懸浮,37℃孵化25-35分鐘。 6. 預固定:以冰醋酸:甲醇=1:3的比例配置固定液。每個離心管中加入1-2ml的固定液,充分混勻后1500rpm離心10分鐘。 7. 固定:棄去上清,每個離心管中加入8ml的固定液,充分混勻后靜置20-30分鐘,隨后1500rpm離心10分鐘。 8. 再次固定:棄去上清,每個離心管中加入8ml的固定液,充分混勻后靜置10分鐘,隨后1500rpm離心10分鐘。并重復該步驟一次。 9. 制片:將固定后的細胞懸液調至合適的濃度滴于用冰水預冷的載玻片上,每張載玻片上滴2-3滴,可通過酒精燈外延5-6秒或者輕輕吹散。放入80℃烤箱中烤片2-3小時,或50℃過夜烤片。 10. 染色體分帶:玻片從烤箱中取出,室溫冷卻后可進行G顯帶和R顯帶分型,吉姆薩染液染色后顯微鏡下觀察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。 【陽性判斷值或者參考區間】 細胞倍增指數大于1.5 【檢驗結果的解釋】 1. 固定液每次使用必須新鮮配制,否則將會形成酯類,形成背景較為明顯,從而影響制片效果; 2. 細胞培養時間、加入秋水仙素的量以及低滲操作時間等因素都會影響樣品制備效果,需要根據實際樣本及實驗條件進行適當調整。 【檢驗方法的局限性】 僅用于培養外周血淋巴細胞。 |
注意事項 | 1. 外周血淋巴細胞培養基短期內可放4-8℃保存,若長期儲存,應放-20℃保存,不可反復凍融。 2. 本產品只用于體外診斷,操作過程應避免污染;操作人員在檢驗時應做好防護,預防疾病傳播。 3. 試劑包裝如有破損或滴漏,嚴禁使用。 4. 溶液應為澄清,如有沉淀物,嚴禁使用。 5. 禁止使用超出規定有效期的產品。 |
聲明 | 僅用于科研使用,不能用于臨床診斷和治療。 |
保存條件 | 培養基應在-20℃避光儲存,有效期為24個月。 |